 |
产品展示 |
|
|
2014年钢管行业要顺应市场新形势 |
|
近年来,在石油天然气开采、输送和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下,中国钢管业得以继续增长。但就目前而言,钢管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,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钢管业不能松懈,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,就要顺应市场的新形势,继续坚持稳增长、抓改革、促创新、调结构。 须突破体制提高集中度 目前,我国有钢管企业3000多家,其中焊管2700多家、无缝钢管300多家,总产能超过1.1亿吨(其中焊管产能约6500万吨,无缝钢管产能约4500万吨),产能过剩约3000万吨。按2013年钢管实际产量,钢管产能利用率为72.5%,其中焊管产能利用率为73.7%、无缝钢管产能利用率为70.5%,都低于国际上衡量产能利用率的标准,即75%~80%及以上。 实际上,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。比如在无缝钢管业中,截至2012年底,我国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热轧机组约144套,其产能约占无缝钢管总产能的62%。其中,连轧管机组30套,产能1259万吨;精密轧管机组59套,产能893万吨;三辊轧管机组45套,产能646万吨。在焊管业中,直缝埋弧焊管机组34套,螺旋埋弧焊管机组400套,高频直缝焊管机组2000套,总体呈现出套数多且分散的特点。近年来,新建的不少钢管机组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,造成了钢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、市场无序竞争、企业效益低下的局面。 2011年6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“十二五”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提高集中度,目标是:力争钢管产量排名前20名企业的产量之和占钢管总产量的60%以上,无缝钢管排名前10名企业(含控股企业)的产量之和达到无缝钢管总产量的70%,焊管排名前10名企业的产量之和占焊管总产量的50%。当前,钢管行业的集中度情况与这一目标相距甚远,源于体制、机制的障碍较多。 目前钢管行业提高集中度的障碍首先在体制上。无缝钢管的大型企业基本上是国企,而且大多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,而是隶属于大型企业集团,如宝钢钢管隶属于宝钢集团,鞍钢钢管隶属于鞍钢集团,包钢钢管隶属于包钢集团,衡阳钢管隶属于华菱集团,成都钢管隶属于攀成钢集团等等。要将这些国有大型无缝钢管企业重组,就要克服体制上的束缚,还要有系列政策的配套。而焊管业的特点则体现在,一是民企很多,体制是私人企业;二是小企业数量多,而且分散。 目前大型钢管企业和地方政府自身债务负担都很重,兼并其他企业的积极性远不如前些年。因此,新一轮兼并重组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指导作用。
|
编辑时间:2014/11/25 |
上一篇:微利时代来临,国内钢管行业谋求高端突围
下一篇:市场机制作用下,钢企分化加剧 |
|
|
|
|
 |
产品分类 |
|
|
|
|
|
 |
联系我们 |
|
山东润鑫钢铁有限公司
联系人:隋经理
电 话:0635-2930169
电 话:0635-5080169
手 机:13806354130
网 址:www.lcbrgg.com
地 址:聊城开发区大东钢管城 |
|
|
|